2014年6月16日 星期一

#影評# 「美味情書」人情味濃 清新脫俗



看過「美味情書」(The Lunchbox)的朋友,難以想像她是一套百份百印度製作電影。因「美」沒有波里活(Ballywood)式載歌載舞場面,反而跟日本是枝裕和的「誰調換了我的父親」或是山田洋次的「東京家族」,劇味入口平淡,但細嚼卻有濃郁的人物情懷。

故事男主角為「少年Pi的奇幻漂流」(Life of Pi)的伊凡卡漢(Irrfan Khan),戲內飾演臨近退休、在政府當了35年的會計員費蘭迪,為人納悶孤僻,加上早年喪妻,生活單調刻板。某天,他發現飯盒速遞公司送來的飯盒,美味無窮,原來速遞公司誤把女主角伊娜送給她丈夫的飯盒,跟他的那一份對調。自此,雙方更透過飯盒,以書信來往,發展了一段美味情緣。

現今通訊講求快捷放便,手提電話、微信等已是基本的電子通訊。互不相識的陌生人,隨時也可以透過視像通訊相見。編導巧妙地借「送錯飯盒」一事,構成現代的愛情故事,既有懷舊色彩,不失時代感和合於情理。男女主角透過每日期待一封情書,逐步了解對方的背景、對事物的想法、慰解和開啟對方心扉,二人情素也由此而生。

「美」雖以男女主角感情線為主,但副線劇情如費蘭迪跟他的接班人沙奇,也同樣吸引。因他倆正是印度孟買兩代人的對比和寫照。跟香港不少新生代相似,沙奇出身和待遇不好,但他未有經常抱怨社會的不公。他更因生性樂觀和懂得尊師重道,令他也生活得幸福愉快。這點亦令屬於小康,卻活得鬱鬱不得志的費蘭迪,有所啟發和改變。

本片談情之餘,也有淺談孟買的舊日情懷。屬中產人士的費蘭迪,每天皆乘搭火車往返工作。途中費蘭迪不時自述,乘坐火車十年期間,車內外人和事的變化。對於孟買人來說,不少人因收入微薄,只能以香蕉當午飯。看到這裡,便憶起早前香港某本地基層組織,要求政府加強低收入家庭子女,如提供外旅津貼建議。或許大家是時候一看「美」,以了解「身在福中,不知福」的道理。

美味情書 The Lunchbox
來源:20140207【新報】.投資人語「翻本大師」
Edko Films Ltd. 安樂影片 梁永祥 Terry Leung


「翻本大師」手機 App 集電影資訊、小米和白戶波馬股心水。
現正公測(Android only),歡迎下載。http://goo.gl/z0nJ8C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