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6月15日 星期日

#影評# 【星空奇遇記:黑域時空 3D】Star Trek Into Darkness 3D


「黑域時空3D」場面壯麗富幽默感
談及「星空奇遇記」 (Star Trek),大家必定想起耳朵尖尖的冼樸(Spock),和他常把中指和無名字分開的「V字問候」手勢。她自1966年電視首播以來至今,已發行了6套電視劇、10部電影、其衍生出來的小說、動漫版、電視遊戲更數之不盡。其影響之深遠,更不時引發美國多套電視劇、電影和動畫,包括「阿森一族」(The Simpsons),被二次元創作方式惡搞,型式跟現時在facebook 社交網常見的「朗思制作」、「蝦條大王」相近,可見「星空」已成為美國歷史文化中,不可分割的一部份。

最新輯,亦即第11部「星空奇遇記:黑域時空 3D」(Star Trek Into Darkness 3D)電影,將於香港本週四(5月16日公映。部份觀眾或深怕對「星空」認知不足,可觀性將大減。但看過這套「黑域時空」優先場的觀眾,不論是否「星空」迷,均對此片讚不絕口。有些更認為她更勝2009年的「星空奇遇記」(Star Trek)。

今集「黑域時空 3D」吸引人之處,全憑大導演J.J.艾布斯(J.J. Abrams)。他的作品出名一絲不苟,從他的2001成年起的電視劇「特務A」(Alisa)、「迷失」(The Lost)中可見一斑。在此片中,可看出他對影片中每一方面,包括人物造型,故事,場景,配樂等都力求盡善盡美。但在嚴謹的製作下,卻不忘把搞笑原素,滲進本片每一個角落。而這些笑位來源,多取材自觀眾日常起居,在工作中跟上司和同事相處時的軼事,讓戲中角色倍添親切感。情形類同在家中觀看「愛回家」、「畢打自己人」等處境喜劇時,視戲中角色如同自己身邊友人的感覺。至於此片的3D效果,不少場景明顯經過精心設計,例如在影片開始時的土著追捕、火山熔岩場面等,是真正凸顯及結合了IMAX和3D優點之處。就這一方面,較「鐵甲奇俠 3」(Iron Man 3)技勝一籌。

「黑域時空 3D」是柔合了華麗場面、富幽默感的經典科幻片,屬少數能令人看後着迷的電影。本人自戲院回家後,便不斷上網,搜尋她和「星空」的相關資料。如船艦「企業號」的由來,甚麼是「曲速」,「星空」宣揚的「平等原則」,對美國社會有何深遠的影響等。 如對「星空」有興趣者,即使打算或已看了「黑域時空 3D」,也可以參考某一香港「星空」迷的網頁http://www.geocities.ws/hkstartrek/main.html 雖它已多年無更新,但資料卻非常充分。另外戲中有一笑位,跟2010年上映的「阿漢正傳」(My Name is Khan)有關,這點留待大家入場觀看時發掘。近期看了多套IMAX 3D電影,如果要我重看多遍,我會首選「黑域時空 3D」。

梁永祥 Terry Leung
Intercontinental Films Distributors (HK) Ltd.
來源:20130515【新報】.投資人語「翻本大師」


「翻本大師」手機 App 
集電影資訊、小米和白戶波馬股心水。
現正公測(Android only),歡迎下載。
http://goo.gl/z0nJ8C


http://www.facebook.com/Terry.HSI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