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6月16日 星期一

#影評# 「千里伴我尋」富哲理不失幽默




電影「千里伴我尋」(Philomena) 改篇自真人真事書籍「菲露梅娜的失落兒子」(The Lost Child of Philomena Lee)。由英國喜劇演員史提夫高根(Steve Coogan)自監自編自演、英女皇(The Queen)導演史提芬費雅斯(Stephen Frears)執導。故事講述一名叫菲露梅娜 (Philomena)的愛爾蘭女子,年少期間與陌生男子初嘗禁果,結果成為單親媽媽。因家境清貧,她和兒子安東尼(Anthony)被送往修道院生活。三年之後,安東尼卻被修道院安排下,送往美國家庭收養。自此二人便兩地分隔、失去聯絡。

事隔五十載,無意被前英國資播公司(BBC)記者馬田 (Martin)知悉。當時他剛失意於政壇,前途一片灰暗。他希望能藉此事,重返傳媒界工作。結果二人一拍即合,一同結伴前往修道院和遠赴美國,尋找安東尼下落。

電影題材嚴肅,道出當時修道院鮮為人知的陰暗面。電影風格方面,除了起首時,女主角在片初回憶年少時,於修道院生活的苦況,較為令人哀傷外,整體氣氛輕鬆自在。男女主角之間對話,充滿英式幽默,令觀眾持續以開懷和平常心,跟他們一起尋找安東尼。整個過程和感覺,似跟觀看電影「尋找隱世巨星」(Searching for Sugarman) 相似。

「千」雖以尋子為主題,但編導也透過男女主角不同的人生觀,待人之道,與觀眾探討人生哲學。菲露梅娜自少不怕挨苦,永遠從好那方向着想,活像開心果。即使在少年時在修道院遭逢不幸,仍督相天主上帝,並對曾開罪她的人寬恕;馬田則卻充滿機心、常從暗陰面分析事物。沒有信仰的他,常感時不與我,而愁眉心鎖。二人相處初期,因性格迥異而針鋒相對。當相處日子久了,大家已不自覺地互相影響對方。各自的人生觀,也作出了適度的「微調」,這點成為了電影不顯眼,卻妙不可言的精彩之處。故事尾聲二人打破了代溝,成為真摯好友,令電影畫上完美結局。若果閣下是記者、曾有做人物專訪的經驗,就更會對「千」中,馬田在面對突發事故,懂得處變不驚,執生應對的表現,而感同身受。喜歡「尋找隱世巨星」片種的觀眾,應對「千」感到滿意。

千里伴我尋 Philomena
來源:20140123【新報】.投資人語「翻本大師」
泛亞影業有限公司 Panasia Films Limited Golden Harvest 嘉禾院線 梁永祥 Terry Leung


「翻本大師」手機 App 集電影資訊、小米和白戶波馬股心水。
現正公測(Android only),歡迎下載。http://goo.gl/z0nJ8C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