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10月7日 星期五

《苦‧甜滋味》更勝《深夜食堂》


談到以 ”食物與人生” 為題材的劇目,必然想起《深夜食堂》。但《深》的題材和對像以中產人士為主,對於人生練歷不深或年青人來說,或會視它為苦情戲。

相對之下,《苦‧甜滋味》(にがくてあまい)不只成功把美食與人生渾然而談,它更能打動任何年齡觀眾凡的心。大家或會對劇中角設,譬如美女與俊男、女的偏食抗拒吃疏果,男合巧是素食者並喜歡下廚、靚女追男本應是隔重紗,誰知對象卻是「斷背」等而誤解,誤以為它屬過於商業計算的青春愛情喜劇。
非一般愛情喜劇
的而且確,故事初段走的是典型愛情喜劇路線,但往後故事將愛情,擴展至親情和友情。當中涉及家長對子女的愛、代溝問題、男女之間除了戀愛,能否存有純愛等,談得到肉卻不會給人沉重悒鬱,這就是與《深》截然不同之處。
《深》雖以特色美食為主題,可能由於時間關係,劇中對美食的製法往往只是點到即止。反之《苦》對戲中每一道素菜十分有研究,例如男主角想出把苦瓜製成甜品,而這道甜品並非憑空捏造,戲中男主角詳細教大家如何把苦瓜的苦味辟除等,觀眾可從他身上,學懂煮每一道素菜的精要之處,真正做到「睇戲學煮餸」!
至於戲中提倡的「一物全體」(いちぶつぜんたい),這觀點是來自日本醫僧伊藤真愚的《禪與漢方醫學》。伊藤主張所有食物應儘量攝取,這並非出於環保、不作浪費的想法。伊藤認為「食物本身也有自己的生命力,各個生命力都保持整體平衡,如不能整個食物都吃,那就等同對生命力有所欠缺。而不少食物重有硬和難吃之處,但那些部份多屬最有營養的地方。很多時,我們吃取食物中最好味的地方,其實很不自然。」
心存大愛
在《苦》中,「一物全體」這個醫學觀點也套諸於人生。我們可以看到戲中男女主角,以至他們的家人或朋友,也是以「一物全體」的心對待身邊的人和事,很有「愛與和平」(Love and Peace)的大愛感覺。
能讓觀眾以輕鬆愉快的心情,學懂造素菜的精要,學會人生處世之道,抱有大愛及滿足的心離場,唯有《苦‧甜滋味》才能品嚐得到。
facebook 專頁
好戲連場 http://www.facebook.com/moviekiwi福惠人間 http://www.facebook.com/loveabc

2016年9月28日 星期三

《斯諾登風暴》「美版」朱凱迪


snowden




【2016年09月28日 11:08 上午】《斯諾登風暴》「美版」朱凱迪︱白戶則道


相信香港人絕不對斯諾登陌生,大眾會認為他是美國中情局( CIA )的「二五仔」,大爆美國政府對國民及全球進行「無枉管」的監控行動。
斯諾登逃海外期間,曾到訪香港,秘密入住過尖沙咀「美麗華酒店」。在前立法會議員何俊仁協助下,避過美國特工耳目,成功離港輾轉逃到俄羅斯。看在港人眼內,整件事就像一般荷里活諜戰片,充滿戲劇性,成為茶餘飯後佳話。但在金像導演奧利華史東眼中,他顯然對斯諾登的義舉充滿敬意,並有意借助他的新作《斯諾登風暴》( Snowden ),替一直被美國政府抹黑的斯諾登作出平反。
觀眾起初或以為,本片將以大編幅描寫斯諾登逃離外國時所遇到的歷險過程,但奧利華史東先把焦點放於斯諾登如何在CIA發跡。斯諾登在局內驕人的工作表現,令他逐漸擔當局內電腦網絡項目發展的重要人物,這些都是外界鮮為人知的事。
熱血的「叛國者」
戲中斯諾登是一名正宗的熱血本土派人士。為了保家衛國參軍,可惜一次意外受了重創而被逼退役。事件對他來說雖是一大打擊,卻無損他向國家和人民服務的熱忱。憑著他過人的電腦網絡設計知識,考入美國中情局 ( CIA ) 擔當網絡監察程式編寫員。
及後,本片的重心轉移至斯諾登的態度轉變,何解由一名忠堅的愛國人士,搖身一變成為「叛國者」。 有關他逃離美國的經過,沒有任何槍林彈雨、埋身格鬥等諜戰片應有彭面,本片以寫實的手法描寫,以加強故事的真實性和說服力。
雖說本片偏向寫實拍攝,但奧利華史東放了不少心思構圖及取鏡上。最經典一幕為斯諾登透過視像會議與上司通話。由於其上司出現於大型透射銀幕之上,得出的視覺效果猶如《變種特攻》( X-Men )出現的單對單、敵強我弱、氣勢逼人場面。
對斯諾登改觀
整體而言,本片一如奧利華史東所願,能令觀眾對斯諾登重新認識,對他有所改觀,理解他之所以「叛國」,是經過深思熟慮,絕非美國保皇媒體所描繪,只是出於個人利益或一時衝動。戲中斯諾登勇於捨棄家庭和事業,為的只是向強權說不,揭露當局不義行為,無不打動在場觀眾,特別是香港觀眾。
回想香港人十多年來,面對「官商鄉黑」勾結問題,十居八九的港人選擇充耳不聞,默默承受和啞忍。時至今天,才出現一個捨己為港人,敢於向利益集團宣戰的朱凱迪。
要形容奧利華史東把《斯諾登風暴》( Snowden ) 的主角塑造成怎樣的人,簡言之,他就是我們熟悉、敬重的「美版」朱凱迪。
白戶則道
facebook 專頁
好戲連場 http://www.facebook.com/moviekiwi
福惠人間 http://www.facebook.com/loveabc

2016年8月8日 星期一

《屍殺列車》逼真寫實

近年喪屍片種類繁多,但令人留下深刻印象者卻寥寥可數。首選是麥浚龍編導、清水崇監製的港產電影《殭屍》。它雖然參考八十年代的《殭屍先生》,但該片拍出來近乎超現實,在講求驚嚇同時,不失視聽美學,若視之為驚嚇「藝術片」也絕不為過。
同期的其他喪屍片,則各有「遺憾美」。譬如畢比特的《地球末日戰》( World Z )「喪屍成群」非常壯觀吸引,可惜內容牽強單薄;美劇《行屍》 ( The Walking Dead )由於成本及長劇問題,故事內容常重覆於「敵我矛盾,大義滅親」的情節,令故事變得拖沓。
困獸戰出色
新片《屍殺列車》亦《地》般出現喪屍排山倒海迫爆門窗玻璃,迅間吞噬活人的浩瀚場面,亦如《行》發生親朋變成喪屍,而被迫生離死別的催淚情節。主角們在開往釜山的高速列車上,跟「不斷繁生」的喪屍展開多場困獸戰。當中不乏少別出心裁、富黑色幽默的情節。
縱觀如此,本片走的是「寫實路」線,除了喪屍一物是虛構外,戲內人物和事態發展很切合現實,絕無胡亂編情形出現。正因如此,它並非破格之作,其驚嚇、核突嘔心埸面不多,但其質素一如人氣韓劇《未生》,那是從故事、配樂、美指皆具一流水準的作品。



人性盡現
談到故事,該片並無為求票房保證,硬生加入情塔,主角們面對「三角戀」等老套情節,故事重心清晰,就是求存。片中對社會和人性的刻劃非常寫實,主角們沒有大英雄主義。正如男主角遇上災劫初期,為人自私自利,後來與同行者經歷連場苦難,建立了互相和友情,才慢慢展露人性光輝一面。
本片不時機諷刺政府,在面對災難時往往隱惡揚善,誤導市民。正所謂「仗義每多屠狗輩,負心多是讀書人。」戲內負心者並非讀書人,而是權貴們。眾人最終能否脫險、如何脫自然成為本片焦點。戲內各人命運殊途,但絕非因循「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。」而發展,此為本片「最殘忍」之處。
《屍殺列車》以喪屍災難片為賣點,但對於愛看親情、人性善惡剖析的觀眾也會很受落,加上些少反諷政府因素,很切合不同觀眾合味,以及香港當前的社會政治氣候。

2016年7月11日 星期一

《灣生回家》珍惜眼前人

戰爭,令成千上萬的人痛失摰親和家園。儘管戰事已了,對受害者和家屬仍影響深遠。紀錄電影《灣生回家》記載著台灣日治時期,出生於當地的日本後裔,統稱「灣生」的真人真故事。 
 日本在二次大戰戰敗後,灣生們幾近全數被遣返回國。此舉令台、日兩地發生數之不盡的生離死別故事。《灣》的製作團隊花近十二年時間,走訪台、日兩地灣生們。受訪者原有廿二名,最終只有八位願意把自己的故事公開。

反戰與親情
儘管如此,電影中那八位受訪者,各人背景和遭遇也大不同:有些人兒時在台灣生活歡愉,與原住民相處融合,回日後卻被同胞視為異族而排斥,生活得不愜意。人到晚年決定到訪台一趟,與好友聚舊,重溫昔日快樂時光,只可惜世事又豈能盡如人意?有些人自小與親人分別,被送到某台灣當「童養媳」。雖然早已對雙親的印象遺忘,但與家人團聚的心不變,儘管她們早已陰陽相隔,也祈望日後在另一世界中重聚。
在眾多故事中,上文提及的「童養媳」的片山清子為本片的核心故事。雖然其「尋根」故事的結尾並非完整,但清子孫女和製作隊從最初毫無頭緒,到後來尋找到一些蛛絲馬跡,拼湊出清子母親生前的一些資料,包括她生前的起居生活,長眠大地之處,以及生前對女兒的思念的證明等,過程總算峰迴路轉,頗為引人入勝。
灣生與港人
本片主旨是反戰,但其精義在於親情。從清子的故事上,或會引起觀眾反思與家人的關係。縱使與家人朝夕相對,究竟有否真正清楚了解對方 ? 不少人甚至與家人因有代溝或心存芥蒂而鬧翻,從此大家感情轉淡。看過清子一家的遭遇,他們可會醒覺,真正學會 ”珍惜眼前人
雖然我們不是灣生人,但對本片提到「日本殖民台灣」這部份有深刻感受。片中提到台灣人固然不認同日本侵華,但對日本在台灣殖民時期留下的基礎設施、文化教育、法制和治安等,普遍予以肯定和高度評價。
英國在香港殖民時,也留給香港人和特區政府優良的基礎設施、文化教育、法制、治安,以及豐厚健存的財政儲備,言論、新聞和人生自由等。
究竟這些珍貴資產,會否如「灣生」一樣,隨著時間而逐漸消逝?
白戶則道
好戲連場 facebook 專頁http://www.facebook.com/moviekiwi

原文連結

全民媒體

2016年6月29日 星期三

《真的開Dry了》錯摸笑位 源源不絕

某香港電訊商的新廣告,以「在乎每個笑容」為題,先問大家「唔記得點解會笑?」後答曰「 1個驚喜,100%窩心,0滋擾時光,200份滿足感」。本人為該電訊商長期客戶,自問使用該公司服務多時,從未有過一絲快感,但看過《星空奇遇記》(Star Trek)西蒙柏奇(Simon Pegg)最新的愛情喜劇《真的開Dry了》(Man Up)後,倒覺得後者才能真能做到那電訊商自訂的要求,在乎顧客(觀眾)每個笑容。
題材生活化
若要把這份感覺類比,可會回想起早前電視台重播的經典港劇《他來自江湖》。後者故事雖以黑道作背景,但內容十之八九圍繞香港小市民的生活。劇中演員完全投入角色、演出自然生鬼不特止,戲內人物關係縱橫交錯,造就大大小小的錯摸笑位。
論兩者不同處,《真》的故事較《他》簡潔,純粹以愛情為主。女主角為「女版周星酏」蘭西(妮潔比爾 飾)。她單身,為人我行我素,思路快,經常口不擇言,出口傷人。或許受她的性格所累,她年過三十仍未找到心儀對象,故她的親友經常安排她參與相體活動,希望她能早日找到如意郎君。
某天陰差陽錯,讓她遇上比她年長的積( 西蒙柏奇 飾 )。積是名失婚漢,思想較蘭西傳統和單純,一心想透過「閃投」( Speed Dating),嘗試展開另一段愛情。

笑料密集 無喘息位
由於雙方誤解重重,二人關係隨著劇情發展,時而甜蜜蜜,時而針鋒相對,鬧出無盡笑話。《真》即使在小節或過場處,也扭盡六壬,以錯摸方式把笑位滲盡每一角落,基本上,全劇觀眾甚少有喘息機會來回氣再笑。
《真》即使是喜劇,它對演員的要求也非常之高。就以積一角為例,他在「閃投」那幕一方面要表現出自信風趣,但從其臉龐上,觀眾不難察覺他眼角肌肉帶點繃緊,這反映出他內心焦慮,也就是那種「外弛內張」的心情;當積得知「真相」後,隨即感到憤懣、失落和悲傷心情。

講求演技 毫不胡鬧
以上重重複雜行為和心情表達,西蒙柏奇卻能恰到好處的演繹出來,其演出水準遠超他在《尋找快樂大步走》表演,因為後者故事過於荒誕離奇,或許連編劇和導演也找不到故事重心,間接拖累了西蒙柏奇去揣摩和融入角色。
事實上,近年不少所謂喜劇,其實不是真正喜劇。製片人往往將喜劇與胡鬧「畫成等號」,這間接令劇出演員無心演出,求其「交貨」,觀眾也看得辛苦。電影發行商用心發掘這套出色愛情喜劇來港上映,卻未有機關算盡,安排《真的開Dry了》於西蒙柏奇也有份參演的《星空奇遇記:超域時空》(Star Trek Beyond)同期公映,反之趕在後者開畫前,率先於香港部份影院上畫。
希望該片能「長有長做」,映期能與《星》重疊,形成「西蒙」效應,引來更多有緣觀眾注意,口碑進一步廣散,最終令該片大收旺場,好戲有好報。
白戶則道
好戲連場 facebook 專頁: http://www.facebook.com/moviekiwi

原文連結:
《全民媒體》

《香港花生》

2016年6月17日 星期五

《點五步》易入口



提及棒球電影,難免令人想起台灣電影《KANO》,故事講述台灣在日治時期,當地一支弱旅棒球隊「KANO」 ( 嘉農棒球隊 )在新任的「魔鬼」教練指導之下,最終取得全台冠軍,繼而晉身日本《甲子園》大賽的真實故事。
港版「KANO
原來在英治時期的香港,也曾出現過港版「KANO」。港產新片《點五步》正是講述香港第一支華人少年棒球隊《沙燕隊》。他們原是一支「band 5」弱旅校隊,後來經教練兼校長 (廖啟智 飾) 嚴格教導下,躍身成為校際強隊,最後更與強敵日本《水牛隊》較量的真人真故事。
倘使大家懷著看《KANO》的心態看待《點》,會感到有點感到兀突。《點》沒有一面倒熱血和正能量;就《沙燕隊》成員「由弱轉強」的辛路歷程,著墨不多。戲中他們以「一步到位」的方式變強,情況就像看烹飪節目,節目主持常言道「由於時間關係,這味菜就此上碟。」相似!
《點》如《KANO》般含政治隱喻,但前者較為坦率。誠如電影起首的地點和時間,為《雨傘運動》的金鐘。在故事尾段,編導借劇中各人不同際遇,帶出現今香港社會問題,同時亦反映港人在九七回歸後,面對逆境時的不同態度,無不令港人觀眾深思,引發他想。
富幽默感
雖然《點》不過於熱血,又帶有點政治隱喻,但其觀感反較一眾港產片「易入口」,關鍵在於該片富幽默情節、帶有八十年代的香江濃情、再配以青春、友情和愛情等元素。他們當中,有些蓋過了《點》的主旨,但整體而言確對該片起了潤飾作用。過去有不少滿有熱忱的本土電影,但整體觀感總是令人乏味和呆板,未能引起社會迴響,關鍵在於欠缺《點》的那種商業潤飾。
只是,《點》在劇情上未能盡善盡美,其中有一處令人不解:為人師表,理應懷著有教無類的心去教化頑劣學生,但在戲中,校長在處理謝志龍跟范進威的「兄弟矛盾」問題時,卻採取了非一般手法,這亦抵觸了《沙燕隊》創立的原意。戲內校長此舉是基於事實或出於編導想法,真的不得而知。有幸《點》的演員整體表現自如及有水準,其中飾演「范進威」的胡子彤,本是香港棒球代表隊成員,並非演藝出身,確實令人喜出望外,亦足以蓋過劇情的不足。
體現「獅子山下」精神
作為香港人,以往路經沙田的《沙燕橋》本來亳無感覺,但看過《點》後,才明白這橋記載著香港八十年代鮮為人知的驕傲和奮鬥史,以及當時官民上下一心的氛圍,對比現今大多港人消極面對困難,官民矛盾日深的情況,認真令人不勝唏噓,大嘆今非昔比。
同為棒球運動電影,台灣的《KANO》有近千萬美元的龐大製作費,但香港的《點五步》,卻只有二百萬港元的有限資金拍攝,該片誕生跟《沙燕隊》的成功一樣,雙雙體現了「獅子山下」克服萬難的拼搏精神,絕對是一套令港人賞心自豪的本土電影。 ‪
白戶則道
好戲連場 facebook 專頁: http://www.facebook.com/moviekiwi

2016年5月31日 星期二

《誰家老婆上錯床》香豔緊湊 笑位不絕

對大眾而言,話劇的固有印象是曲高和寡,題材嚴肅和抽象,只適合富文化修養、熱愛藝術的人觀賞。事實上,話劇的種類一向多元化,部份也很大眾化。一如時下電影或電視劇有多樣選擇。
《香港話劇團》新作《誰家老婆上錯床》是套典型的「男女偷情,最後搞出大頭佛」的笑劇。此類劇目一向有棒場客,亦是電影電視劇的熱門素材。《誰》含有成人情節,戲中個別演員按劇情所需「犧牲色相」,加上含有粗言穢語,如此大膽尺度的劇目,竟出自《香港話劇團》,確同給本人驚喜和始料未及。
港版含本土色彩
《誰》的原著改編自英國雷﹒庫尼(Ray Conney)的經典喜劇作品《 Whose Wife is it Anyway ? 》中文版的故事背景設定在台灣。戲中偷情的男女,分別來自民進黨和國民黨的議員及秘書。台版的《誰》玩得很盡,因為戲中男女的小動靜也是模仿台灣的知名政要人士。當地觀眾看在眼內,必然因那些「弦外之音」笑位感到盡興。
港版劇目跟台版一樣,故事背景也發生在台灣,但在對白中加進不少本土色彩的潮語及熱話,例如稱愛人為「傻豬豬」、「合法偷渡」等詞彙,給香港觀眾一份親切感。
6c72f6a932b76fb31d99613af34e87c42 (1)
「一鏡到底」演出
談本劇難度之處,在於中場十五鐘小休外,演員在全場逾兩小時內於固定的舞台上演出,中途沒有任何時間,例如「變更舞台背景設置」等間場時節讓他們喘息。換句話說,他們以真正「一鏡到底」的方式表演。
除了成人情節外,戲內不少笑位來自演員的動作場面,例如演員不時進出那貌似「狗頭閘」,失驚無神無自動下滑關上的玻璃窗。那很考驗劇中人的默契,諸如走位和節奏掌握等。因為任何一方只要出錯,實難以透過臨場「執生」補鑊。
演員專業 笑位多元化
演員方面,全都表現專業水準,其中飾演男女主角辛偉強和陳煦莉要應對大量對白和走位,後者更有性感演出,全都表現自若,不見吃力,為劇中主要功臣;王維所飾的服務生,由最初不顯眼的配角,漸漸突圍而出,可見其個人魅力,這點可從後期觀眾只要聽他在門外大叫「Room Service !」,便忍不住大笑中可看出;歐陽駿恰如其分演出「魯禮」一角,但其體格如能像「米芝蓮」臃腫,或可帶來更佳的喜劇效果,但若因此要求歐氏增逾百磅來演出,確有點麻木不仁。
至於本劇的「MVP」,應是飾演「潘照祖」的劉守正。他演活了香港「小男人」的特質:為保飯碗,向上司唯唯諾諾、為人孝順、怕女人、遇事卻總能逢凶化吉,更常有豔遇。信相「潘照祖」為全劇「最受男士們崇拜,最討女士們歡心」的人身,也似是為劉守正「度身訂造」角色
高水準喜劇
回想本人第一次看《香港話劇團》劇目,為2011年的《豆泥戰爭》。在《誰》中飾演女角「王珍珍」的陳煦莉,當年也有份參與《豆》的演出。還記得《豆》中某主角嘔吐大作。這段若由其他話劇團處理,或只需要求演員發聲作狀扮嘔。但《香》對此卻認真處理,在特別道具輔助下,演員聲色俱厲的「假戲真做」,其逼真效果,給觀眾意外驚喜,拍掌稱快。從中可見《香港話劇團》的製作嚴謹,精益求精的態度。事隔五年,喜見這份專業精神依然存在。
不論大家有否觀看過話劇,這套高水準的《誰家老婆上錯床》絕對是近期首選喜劇,保證令大家滿意、笑餐飽離場。
好戲連場 facebook 專頁http://www.facebook.com/moviekiwi
白戶則道
原文連結

2016年5月10日 星期二

《兩個沸青去旅行》遇良朋共盡歡

「人生得一知己足矣。」此話小時不以為意,但人越大,感受至深。有時候欲緬懷年少時候,與好友共聚的美好時光,但那碩果僅存的殘留記憶,逐漸被重覆瑣碎的日常生活及工作取代。每想到至此,總覺無奈和失落感。
《無痛失戀》導演米高歌治新作《兩個沸青去旅行》(Microbe and Gasoline),故事以他童年作藍本,為米高的半自傳式喜劇。故事非但有趣,在描繪兩位少年主角亦見深入細緻,特別是他們的特殊偏好,對事物的看法,面對突發事情的獨特反應等。
大無畏成笑位
觀眾起初會因主角們的「大無畏」的行為而會心微笑。良久便暮然察覺,我們何嘗在「入世未深」時與他們一樣「年少無知」? 欣賞這套青春喜劇片時,觀眾或會勾起鮮有聯絡,偶然掛念的良朋知己,回憶與他們「齊歡唱,共盡歡」的快樂日子。
MEG_10_1461833456
《兩》主角們不時「輕描淡寫」地,發表警世睿智名言。例如「今日欺凌人者,明日受人欺。」、「友情是戀愛的墳墓」等。此等話語出自「乳臭未乾」的年輕人,本是欠說服力,但觀眾明白他們所言「非常恰當」。正是這種「矛盾配搭」,不時擦出了連串笑話。
戲中副角設定頗見心思,譬如校園有愛欺凌弱者、搞埋堆的人、有「恃靚行兇」、自以為思想成熟,高人一等的女學生們。此外,他們在旅途中遇到的「怪人怪事」,搞笑之餘亦反映了法國部份的社會面貌和問題;主角們與其家人性格迥異,更偶有衝突,但他們之間卻不經以影響著對方,觀眾可從中了解主角們的個性成因,令角色們更立體和實在。
MEG_4_1461833451
重拾觀戲興致
香港新開辦的免費電視台,開台不足一個月已廣受觀眾歡迎,當中關鍵在其節目製作具誠意,其主打的實驗節目,節目內容不離地並富創意,帶給觀眾驚喜和新鮮感。《兩個沸青去旅行》仿若那新電視台的實驗節目,對於看膩了商業明星大片的觀眾,定必能令他們越看越入神,重拾觀賞電影的興致。
image001

2016年4月27日 星期三

《嫲煩家族》惹笑寫實

山田洋次繼《東京家族》後,新作《嫲煩家族》(家族はつらいよ)同樣以日本家庭倫理為題材,但兩者風格截然不同。《嫲》以喜劇型式,借平田家「老中青三代」的家庭成員對「家」的不同看法,諷刺現今日本常見的家庭問題。
故事發生在平田老先生一家。平田老先生三代同堂,他的長子幸之助一家、幼子庄太(妻夫木聰 飾)與其同住,二女和丈夫則與其相鄰。他們表面為模範家庭,一家生活得樂也融融,實際卻各有盤算,部份更對個別成員不滿,只是一直難於啟齒而無奈啞忍。這個「家庭危機」,最終由嫲嫲 – 平田老太一人引爆,引發連串意想不到的笑彈。
笑彈連發 無冷場
《嫲》的性質近似話劇,故事主要發生在平田老先生的住所內。由於場景變化不多,觀眾自然把焦點放在故事內容、對白、以及各人演技上。幸好以上種種,全都在水準之上,加上配樂為知名大師久石讓,觀眾在悠揚悅耳的配樂下,逾個半小時的「家庭糾紛」就像轉眼即逝,毫無冷場。
ka04310
山田洋次善以細膩寫實情節,觸動觀眾心靈。譬如起首時平田老先生回家後,隨意丟掉襪子,這與結尾同類場面產生「首尾呼應」;尾段平田老太本已立下決定,突如其來的一個電話,即令她心猿意馬等。由於情節的真實性強,縱是《嫲》的劇情帶點瘋狂,觀眾從中也不時作出反思,想想自己真的有否好好對待自己的父母、伴侶及子女。
現今家庭寫照
某程度上,平田家就是普羅家庭的寫照,當閣下想不通家中父母、伴侶及子女的行為和想法,又或是自己有可不足之處時,《嫲》可會成為閣下的「家庭字典」,給你一個滿意答案。
ka04868
回說戲中的「家庭危機」,從發生初期各人表現漠不關心,欲僥倖置身事外,到後來發現事態嚴重,眾人嘗試攜手合作解決問題,卻可惜弄巧反拙,覆水難收。由於整件事以喜劇呈現,觀眾看時或許感到滑稽荒唐,但再三細想下,平田家發生的問題,可會或多或少發生閣下家中,分別只在於「事態」嚴重性,家中有沒有如平田老先生那類傳統大男人、動輒發老脾、為人「憎人富貴厭人貧」、縱是家人,也不留餘口,喜愛諫諍、譏刺和奚落別人為樂。
假如閣下家中不幸有此類成員,欲指正他的錯處卻又難於啟齒,大可考慮相約他觀看《嫲煩家族》,祈望他在笑聲中自省,進而改過,增進家庭和諧,也算是上策。
image001
好戲連場 facebook 專頁: http://www.facebook.com/moviekiwi
《全民媒體》

《香港花生》
 TBC

《謎米香港》

2016年4月21日 星期四

《我來自紐約》言簡情深

溫情片素來「易拍難精」,它不可像商業片,以俊男美女演員、情色血腥等招徠觀眾。倘使拍得過於拘謹,流於說教,也就變得像「教育電視」一樣沉悒,如同「趕客」。
獅子山下 笑淚交織
由港星狄龍、陳沁霖和陳智深主演、宣萱客串的 《我來自紐約》 (The kid from the big apple),雖是一套馬來西亞電影,但故事主人翁的住處環境,極像七、八十年代香港「獅子山下」的唐樓和屋邨,加上戲內不時出現傳統華人的風俗習慣,主角言談間時有夾雜點廣東話,不論是香港觀眾或是海外華人,會對《我》倍感親切,全無隔閡。
故事以三代爺孫為主。狄龍所飾的林春根是一名鐵打醫師,深受中華文化儒家思想影響,凡事重孝道,以禮義為先,甚得鄰居街坊尊重;宣萱飾演他的女兒林淑嫻,為人剛愎,與父親不咬弦;淑嫻女兒Sarah自幼在美國長大,對中華文化及爺爺春根毫無認知。二人相處,更像「貼錯門神」,水火難容。
BA2_5261
編導張爵西抓緊三人截然不同的成長背景、性格和處事方法,加上一眾親切有善的鄰居們,拼奏出大量令人莞爾、捧腹大笑的喜劇情節。故事中後段逐混以細膩動人的親情戲。縱非眼淺之人,也會不自覺地看得雙眼泫然。
三言兩語 觸動心坎
《我》的橋段雖屬新瓶舊酒,亦沒有蜿蜒曲折的劇情,但它的「酒」較一般的溫情片「醇厚」,關鍵在於本片節奏明快;美術設計、攝影和剪接出色。此外,戲內一眾演員,那怕是配角的阿明(梁拯康 飾)和明嫂(鄧壹齡 飾),他們的演出自然,完全投入了角色,觀眾亦很快也接納他們,當成自己親人一樣。他們彼此簡單的三言兩語,足以觸動觀眾心坎。電影播畢後,本人對林氏一家依依不捨,這是近年經歷密集觀戲後,早已遺忘的美好感覺。
BA2_0221
對《我》的依依不捨,除了角色們,還有景物方面。假如林氏發生在香港,結局或許與電影大有出入! 須知香港早已成為「超級石屎森林」,鄰居之間互不相往,全多終日關門閉戶。比鄰相住數十載,仍未知姓甚名誰者眾! 現今香港小孩須面對沉重的家課、考試和課外活動,早已令他們之間失卻友誼,只存有競爭;香港工時普遍過長,打工族多早出晚歸,跟長輩或子女相見日少,代溝日深。
對香港觀眾而言,看《我來自紐約》除了歡笑與淚水外,還會勾起他們昔日「獅子山下」精神,以及家人融洽相處、鄰居守望相助的逝去情懷。
BigApple_Poster-V2.2
白戶則道
好戲連場 facebook 專頁: http://www.facebook.com/moviekiwi
《全民媒體》

《香港花生》

2016年4月20日 星期三

《因真相之名》60分鐘時事真相

本屆奧斯卡最佳電影《焦點追擊》(Spoltlight)以沉實手法,突顯新聞的影響力和重要性,並彰顯新聞工作者的衛大,他們本著良心,排除萬難,不畏強權揭露真相,捍衛公眾知情權。電影敘事手法直述及正面。
同樣以新聞為主題,改編自真人真事的《因真相之名》(Truth),故事涉及知名美國新聞節目《60分鐘時事雜誌》(60 Minutes II)和美國總統大選,加上男女主角為荷里活影星羅拔烈福(Robert Redford)和姬蒂白蘭芝(Cate Blanchett)。相對之下,《因》的給引力遠較《焦》為大。
峰迴路轉 引人入勝
敘事手法《因》亦的較為大眾化及「親民」,故事亦較《焦》為峰迴路轉,引人入勝。《因》沒有一面倒向新聞工作者高歌頌德,從《60分鐘》製作人員的一時疏忽的事件上,本片道出新聞工作者常於社會公義和商業市場中作出兩難抉擇。不少新聞從業員本著良心和公眾知情權去追訪新聞,出眾者更贏得公司及公眾尊敬和美譽。但無論如何,那怕只是一次錯失,即被「千夫所指,無疾而死。」如同踩鋼線的特技人一樣,每次演出也不容犯錯。
《因》談到人性的醜陋,卻非常精闢,亦跟現今的政治氣候相近。正如女主角梅普斯(姬蒂白蘭芝 飾)多次提到「事態發展,早已令人”忘卻初衷”﹗」她這一番話,令人聯想起如今部份官員和政客。他們每有犯錯,第一時間並非道歉或作出補救,而是戾橫折曲,把公眾視線轉移,從中甩身脫罪。
公信力為媒體基石
《60分鐘》自1968年啟播至今逾40年,一直成為新聞業界先導者和標準。節目製作人員因一時之錯,電視台高層為保公信力,便毅然棄車保帥,可見公信力對新聞媒體的重要性。
現今不少本地新聞媒體,卻是政治商業主導。每有高官貴人犯錯,便不惜指鹿為馬,顛倒是非,想盡辦法替其脫罪,導致公信力盡失,加上新媒體興起,在「真相往往來自facebook,而非新聞報導」下,觀眾讀者們自然捨他們而去,那些新聞媒體被淘汰,被結業看來是唯一出路。對香港新聞工作者而言,看《因真相之名》定必令他們百感交雜,倍感唏噓。
白戶則道
好戲連場 facebook 專頁: http://www.facebook.com/moviekiwi

原文連結
http://hkcitizensmedia.com/2016/04/19/%E3%80%8A%E5%9B%A0%E7%9C%9F%E7%9B%B8%E4%B9%8B%E5%90%8D%E3%80%8B60%E5%88%86%E9%90%98%E6%99%82%E4%BA%8B%E7%9C%9F%E7%9B%B8/

2016年3月25日 星期五

《不正常麗莎》超越了平凡




(L-R) Jennifer Jason Leigh voices Lisa Hesselman and Tom Noonan voices Emily in the animated stop-motion film, ANOMALISA, by Paramount Pictures
好的電影離不開兩大因素:優秀的劇目和和出色的演員。《不正常麗莎》(Anormalisa)具備了上述條件,但其弔詭處,該片起用人偶捨棄真人,以每日2秒拍成1小時30分鐘電影。出來的效果卻仿如真人,其「演技」入木三分,有些比真人更出色。
《無痛失戀》編劇手筆
本片劇編導為《無痛失戀》編劇查理考夫曼(Charlie Kaufman),他不甘平凡,刻意在劇目上落功夫,以黑色幽默手法,探討人生哲理,當中又含有成人情節,確非常製作團隊功夫。
戲內「男主角」米高為典型的中年賤男。他名成利就,擁有幸福家庭,為女士們夢寐以求的理想對象。但米高卻對人生有所迷失,經常有說不出口的孤單和空虛。他在戲中做出不少臭男人常做的事:趁外出公幹四處尋花問柳,表面上是尋找「人生真諦」,實際上只是慰解一己寂寥。
aormalisa-posterBB
道盡中產實況
落在一般的編劇手中,米高應為其恣肆行為已付出代價,但《不》沒有很大的道德枷鎖,戲內大部份時間只是描繪米高空虛寂寞的心。他在嘗過溫柔香後,其頹唐焦慮的心態仍揮之不去。這點似是道出現今中產階層「生活充裕,但心靈空洞」的實況。
「女主角」麗莎則與時下的女士無異,面對心儀的偶像會害羞,但對感情卻處之泰然,表現灑脫。米高雖是知名人士,貴為企業銷售顧問,為該範疇之權威,而麗莎只是某公司的基層小職員,但麗莎在處理感情事和人生目標上,遠較米高優勝,或許這是本片編導查理對「高薪低能」的中產族所作出的反諷。

(L-R) David Thewlis voices Michael Stone and Jennifer Jason Leigh voices Lisa Hesselman in the animated stop-motion film, ANOMALISA, by Paramount Pictures
(L-R) David Thewlis voices Michael Stone and Jennifer Jason Leigh voices Lisa Hesselman in the animated stop-motion film, ANOMALISA, by Paramount Pictures

「定格電影」新突破
《不正常麗莎》以人偶拍出仿真人電影,殊不簡單。故事屬黑色幽默的成人電影,又涉及大量內心戲,那些人偶竟能一一駕馭;誠然戲內人偶好戲過真人,果真「不正常」,超越了一眾平凡電影。它的出現,把觀眾對「定格電影」既有印象打破,再非《超級無敵掌門狗》般柴娃娃賣萌,而是首次把人偶與真人看齊,讓它們以專業的「演技」,與觀眾眼神接觸,再帶領觀眾入戲,屬近年難能可貴的觀影感受。觀眾看畢後,無不對該片的製片團體,致以祟高敬意。
白戶則道
好戲連場 facebook 專頁: http://www.facebook.com/moviekiwi

原文連結
《謎米香港》

《全民媒體》

《我要做鷹雄》刺激幽默 勵志盎然



《我要做鷹雄》(Eddite The Eagle)為《皇家特工:間諜密令》新作。兩者富有濃烈的英色喜劇原素,但風格卻大相徑庭;《皇》屬正宗商業片、玩型格、故事乖邪、偏向黑色幽默;《我》商業味道內斂、節奏明快、故事簡潔、勵志盎然。
節奏明快
主角艾迪本來就是悲劇英雄,但在《我》中,他的不幸被適度淡化,取而代之是他敢於懶理傍人冷嘲熱諷,排除萬難的決心。艾迪年幼膝蓋有事,舉步為艱,不時進出醫院。偶然接觸到奧運記念刊物,即被奧運員發揮人體極限而獲取獎項和名譽所神往,結果他便懶理自己「輸在起跑線」的樊籬,立志成為奧運運動員。
Eddie The Eagle_4-sheet_v6_op
可是夢想與現實總存有落差﹗要成為奧運運動員,首要有天份,獲得家人支持,還須要花費不少支出作培訓。艾迪屬於「三無」選手,更不幸的是,他的「奧運精神」不被當時的《英國奧委會》所認同,他不時被該會管層使計勸退,更不時被團員排擠和嗤笑。
艾迪盤川緊拙,無緣參加《英國奧委會》提供的專業訓練,結果他決定離鄉別井前往別國滑雪場,在那兒一邊謀生,一邊獨自在滑雪跳台跌跌碰碰,自行摸索竅門。
感動身邊人
其間艾迪遇上桀驁不馴的前跳台滑雪高手布朗臣(曉治積,Hugh Jackman 飾),他不斷要求後者向其指教,可惜卻不得要領,最終布朗臣被他鍥而不捨的精神所感動,當他的教練,後來更成為他的良師益友。
DF-01296_R
主角勇於排除萬難,堅持信念,發放正能量,感染身邊的人,從反對者化為支持者,為本片吸引人、令人感動的主要因素。為了不流於說教,《我》的笑位非常密集,有些或令人莞爾而笑,有些卻令人拍手稱快,某些情景更令觀眾欲跟主角一起榮枯與共,振臂高呼。
動作場面夠刺激
《我要做鷹雄》雖然屬勵志喜劇片,但片未花費不少成本和時間在動作場面。譬如戲內大部份時間為主角以第一視點,參與大大小小的跳台滑雪。從低至15米高的練習台,以至軒峻無比,從台頂往下望無不令人毛骨悚然的奧運標準比賽跳台。
DF-01591_R_CROP
觀眾可從銀幕中,親身感受跳台滑雪刺激暢快的體育運動,從中亦可理解其危險性和學習難處,對普羅大眾來說,屬罕有的觀感體驗。如欲享受本片至佳的臨場快感,建議觀眾挑選大銀幕的戲院入場觀賞。
白戶則道

2016年3月10日 星期四

《暗色天堂》演技大比拼

《暗色天堂》並非一般商業愛情電影,其劇本改篇自香港著名舞台劇《法吻》(The French Kiss)。 該舞台劇以單一場景,透過男女主角對話帶起整套劇。對演員來說,演繹難度非常之高。
香港舞台劇改編
電影版方面,編導或顧及普羅觀眾口味,不但保留了男女主角重遇,在教堂小偏廳內對質的經典場面,並加插了不了支線,緩解故事的緊張氣氛。原著裡主角們憶述的所有情節,包括他們相識經過、當年在山頂發生的「法吻」事故、在法庭上對簿公堂的場面等,均在電影版具體呈現。某程度上《暗》為《法》的完整版,替後者增添補遺。
論風格,《暗》跟《法》卻有大不同。誠如上文提及,電影版較合大眾化口味,故事中後段起,多了些輕鬆、幽默笑位。其中法庭一幕,由羅蘭和黃秋生飾演雙方律師代表,控辯過程生動有趣,成本片另一高潮。但如此安排,無可避免偏離了《法》嚴肅、張力處處、風格一致等特質。
林嘉欣和張學友分別飾演的Michelle和杜牧師兩位主角。男女主角從性格、背景和關係均異常複雜。Michelle本性馴順,為虔誠的基督教徒,但遇事卻慌寸大亂,教會的經文訓義成為她脫罪的籍口、公報私仇的利器;杜牧師為人謹慎,但面對愛情卻進退失據,結果墮入萬劫不復的深淵。
眾星演技超卓
林張二人或忌諱於《暗》屬電影作品,未如《法》的演員敢於以帶點誇張的方式演繹,難以把故事應有的戲劇效果全面帶出。但整體而言,二人在揣摩角色性格、心態變化,確實拿揑準繩,絕非一般演員所能做到。
《暗》還有不少知名演員參演,當中不乏實力派演員。前文提及的羅蘭和黃秋生的演技已不容置疑;周家怡飾演的黃婉婉,她是杜牧師(張學友 飾)的得力助手,為人話頭醒尾,但性格高漫,說話刻毒涼薄,把時下辦公室行政人員的表徵和性格盡情展現,為本片最寫實的角色;衛詩雅飾演《真言堂》虔誠基督教徒「阿怡」,對杜牧師近乎狂熱的傾慕,但理智時刻提醒她,杜牧師不是她「那杯茶」,絕無半點非分之想,角色詼諧得來性格鮮明。倘使她的戲份稍為增加,或會搶去女主角林嘉欣的風頭。
本土電影新方向
香港電影曾在八十年代盛極一時,作品經常揚威海外,贏得「東方荷里活」美譽,全賴當時電視業蓬勃,為電影業孕育出不少台前幕後優秀人材。如今本土電視業持續不振十數載,電影公司改從舞台劇入手,發掘優秀的劇目或演員,將之帶進銀幕,擴闊影迷的視野,其義意更甚於一切。《暗色天堂》的誕生,或成為香港電影業發展的新方向。
白戶則道
好戲連場 facebook 專頁: http://www.facebook.com/moviekiwi
原文連結

《全民媒體》

《香港花生》

2016年3月9日 星期三

《優獸大都會》出色偵探喜劇

當大家以為《玩轉腦朋友》已是迪士尼.彼思 (PIXAR)巔峰之作。事隔半年,彼思再次為觀眾帶來驚喜﹗新作《優獸大都會》(ZooTopia)將於復活節檔期上映。它不論在畫功和故事質素,已臻至完美,跟《玩》不遑多讓,但本片故事創難度之高,絕不遜於後者。
偵探帶出人生哲學
先談《玩》的故事架構,它把人類抽象的情緒「擬人化」,賦予生命,編造一連串感人故事,與觀眾探索人生、探索親子之道。《優》則將動物「擬人化」、套入如幻似真的人性世界,故事不以感動、催淚為主,改以鬼馬惹笑的偵探推理劇情,烘托出人生哲學。譬如現實與夢想常存有落差,社會總存有偏見、歧視、不公義、官商勾結等問題,但大家不應對此感到氣餒,向權勢的威棱低頭,反之更要努力不懈,堅持信念,達成理想。
p2277484019_1453978031
笑位感簡單直接
《優》所談的人生道理,比《玩》更切合現今社會實況,不論任何年齡層、包括大人與小孩也會看得津津樂道。本片笑位簡單直接,例如其中一幕講述主角們為了尋找破案線索,趕往某政府部門尋求協助,誰之該部門的前線員工,全屬「樹懶」﹗觀眾看到眼前影像,未知結果已引不住捧腹大笑。
zootopia_DMV_Trailer_1457426200
談到《優》的最大驚喜,在於片中的角色設定、推理劇情和笑位,多來自動物的原始獸性上,這對比同類型、由真人飾演的電影,確能帶給觀眾新鮮感。主角們「朱迪」和「阿力」這對歡喜冤家,由初相識時針鋒相對,「朱迪」不時被「阿力」設計欺騙,到後來「朱迪」反客為主,「阿力」被迫聽從「朱迪」差遣,往後更因雙方屢共患難,化敵為友。他們之間精警、充滿幽默睿智的對答,非常討人喜愛。其笑料質素遠勝近年港產賀歲電影及電視喜劇。
粵語版生動傳神
一直以來,荷理活動畫粵語版多不及原著傳神,但《優》卻沒有此問題。女角「朱迪」不論英語或粵語版,其聲調和語氣也非常相似。再者,粵語版的「朱迪」生動活潑具感染力,驟耳聽來,還以為由本地專業配音員聲演,後來才知悉她是女歌手容祖兒。至於男主角「阿力」,更是由黃子華配音。大家觀看《優》的粵語版時,暫且忘卻「朱迪」和「阿力」的真正身份,專心投入觀賞電影,聽他們的聲演,定必發現他們為了做好本片配音,該下過了不少苦功。閣下若在剛過去的農曆新年,為了應節去看賀歲片,卻有感「到喉唔到肺」,想笑笑不出,大可在來緊復活節觀賞《優獸大都會》,笑番夠本。
ZOO_Poster_layout 1
白戶則道
好戲連場 facebook 專頁: http://www.facebook.com/moviekiwi
原文連結

《全民媒體》

《香港花生》

《謎米香港》
to be publish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