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4月20日 星期三

《因真相之名》60分鐘時事真相

本屆奧斯卡最佳電影《焦點追擊》(Spoltlight)以沉實手法,突顯新聞的影響力和重要性,並彰顯新聞工作者的衛大,他們本著良心,排除萬難,不畏強權揭露真相,捍衛公眾知情權。電影敘事手法直述及正面。
同樣以新聞為主題,改編自真人真事的《因真相之名》(Truth),故事涉及知名美國新聞節目《60分鐘時事雜誌》(60 Minutes II)和美國總統大選,加上男女主角為荷里活影星羅拔烈福(Robert Redford)和姬蒂白蘭芝(Cate Blanchett)。相對之下,《因》的給引力遠較《焦》為大。
峰迴路轉 引人入勝
敘事手法《因》亦的較為大眾化及「親民」,故事亦較《焦》為峰迴路轉,引人入勝。《因》沒有一面倒向新聞工作者高歌頌德,從《60分鐘》製作人員的一時疏忽的事件上,本片道出新聞工作者常於社會公義和商業市場中作出兩難抉擇。不少新聞從業員本著良心和公眾知情權去追訪新聞,出眾者更贏得公司及公眾尊敬和美譽。但無論如何,那怕只是一次錯失,即被「千夫所指,無疾而死。」如同踩鋼線的特技人一樣,每次演出也不容犯錯。
《因》談到人性的醜陋,卻非常精闢,亦跟現今的政治氣候相近。正如女主角梅普斯(姬蒂白蘭芝 飾)多次提到「事態發展,早已令人”忘卻初衷”﹗」她這一番話,令人聯想起如今部份官員和政客。他們每有犯錯,第一時間並非道歉或作出補救,而是戾橫折曲,把公眾視線轉移,從中甩身脫罪。
公信力為媒體基石
《60分鐘》自1968年啟播至今逾40年,一直成為新聞業界先導者和標準。節目製作人員因一時之錯,電視台高層為保公信力,便毅然棄車保帥,可見公信力對新聞媒體的重要性。
現今不少本地新聞媒體,卻是政治商業主導。每有高官貴人犯錯,便不惜指鹿為馬,顛倒是非,想盡辦法替其脫罪,導致公信力盡失,加上新媒體興起,在「真相往往來自facebook,而非新聞報導」下,觀眾讀者們自然捨他們而去,那些新聞媒體被淘汰,被結業看來是唯一出路。對香港新聞工作者而言,看《因真相之名》定必令他們百感交雜,倍感唏噓。
白戶則道
好戲連場 facebook 專頁: http://www.facebook.com/moviekiwi

原文連結
http://hkcitizensmedia.com/2016/04/19/%E3%80%8A%E5%9B%A0%E7%9C%9F%E7%9B%B8%E4%B9%8B%E5%90%8D%E3%80%8B60%E5%88%86%E9%90%98%E6%99%82%E4%BA%8B%E7%9C%9F%E7%9B%B8/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