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6月17日 星期五

《點五步》易入口



提及棒球電影,難免令人想起台灣電影《KANO》,故事講述台灣在日治時期,當地一支弱旅棒球隊「KANO」 ( 嘉農棒球隊 )在新任的「魔鬼」教練指導之下,最終取得全台冠軍,繼而晉身日本《甲子園》大賽的真實故事。
港版「KANO
原來在英治時期的香港,也曾出現過港版「KANO」。港產新片《點五步》正是講述香港第一支華人少年棒球隊《沙燕隊》。他們原是一支「band 5」弱旅校隊,後來經教練兼校長 (廖啟智 飾) 嚴格教導下,躍身成為校際強隊,最後更與強敵日本《水牛隊》較量的真人真故事。
倘使大家懷著看《KANO》的心態看待《點》,會感到有點感到兀突。《點》沒有一面倒熱血和正能量;就《沙燕隊》成員「由弱轉強」的辛路歷程,著墨不多。戲中他們以「一步到位」的方式變強,情況就像看烹飪節目,節目主持常言道「由於時間關係,這味菜就此上碟。」相似!
《點》如《KANO》般含政治隱喻,但前者較為坦率。誠如電影起首的地點和時間,為《雨傘運動》的金鐘。在故事尾段,編導借劇中各人不同際遇,帶出現今香港社會問題,同時亦反映港人在九七回歸後,面對逆境時的不同態度,無不令港人觀眾深思,引發他想。
富幽默感
雖然《點》不過於熱血,又帶有點政治隱喻,但其觀感反較一眾港產片「易入口」,關鍵在於該片富幽默情節、帶有八十年代的香江濃情、再配以青春、友情和愛情等元素。他們當中,有些蓋過了《點》的主旨,但整體而言確對該片起了潤飾作用。過去有不少滿有熱忱的本土電影,但整體觀感總是令人乏味和呆板,未能引起社會迴響,關鍵在於欠缺《點》的那種商業潤飾。
只是,《點》在劇情上未能盡善盡美,其中有一處令人不解:為人師表,理應懷著有教無類的心去教化頑劣學生,但在戲中,校長在處理謝志龍跟范進威的「兄弟矛盾」問題時,卻採取了非一般手法,這亦抵觸了《沙燕隊》創立的原意。戲內校長此舉是基於事實或出於編導想法,真的不得而知。有幸《點》的演員整體表現自如及有水準,其中飾演「范進威」的胡子彤,本是香港棒球代表隊成員,並非演藝出身,確實令人喜出望外,亦足以蓋過劇情的不足。
體現「獅子山下」精神
作為香港人,以往路經沙田的《沙燕橋》本來亳無感覺,但看過《點》後,才明白這橋記載著香港八十年代鮮為人知的驕傲和奮鬥史,以及當時官民上下一心的氛圍,對比現今大多港人消極面對困難,官民矛盾日深的情況,認真令人不勝唏噓,大嘆今非昔比。
同為棒球運動電影,台灣的《KANO》有近千萬美元的龐大製作費,但香港的《點五步》,卻只有二百萬港元的有限資金拍攝,該片誕生跟《沙燕隊》的成功一樣,雙雙體現了「獅子山下」克服萬難的拼搏精神,絕對是一套令港人賞心自豪的本土電影。 ‪
白戶則道
好戲連場 facebook 專頁: http://www.facebook.com/moviekiwi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