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4月21日 星期四

《我來自紐約》言簡情深

溫情片素來「易拍難精」,它不可像商業片,以俊男美女演員、情色血腥等招徠觀眾。倘使拍得過於拘謹,流於說教,也就變得像「教育電視」一樣沉悒,如同「趕客」。
獅子山下 笑淚交織
由港星狄龍、陳沁霖和陳智深主演、宣萱客串的 《我來自紐約》 (The kid from the big apple),雖是一套馬來西亞電影,但故事主人翁的住處環境,極像七、八十年代香港「獅子山下」的唐樓和屋邨,加上戲內不時出現傳統華人的風俗習慣,主角言談間時有夾雜點廣東話,不論是香港觀眾或是海外華人,會對《我》倍感親切,全無隔閡。
故事以三代爺孫為主。狄龍所飾的林春根是一名鐵打醫師,深受中華文化儒家思想影響,凡事重孝道,以禮義為先,甚得鄰居街坊尊重;宣萱飾演他的女兒林淑嫻,為人剛愎,與父親不咬弦;淑嫻女兒Sarah自幼在美國長大,對中華文化及爺爺春根毫無認知。二人相處,更像「貼錯門神」,水火難容。
BA2_5261
編導張爵西抓緊三人截然不同的成長背景、性格和處事方法,加上一眾親切有善的鄰居們,拼奏出大量令人莞爾、捧腹大笑的喜劇情節。故事中後段逐混以細膩動人的親情戲。縱非眼淺之人,也會不自覺地看得雙眼泫然。
三言兩語 觸動心坎
《我》的橋段雖屬新瓶舊酒,亦沒有蜿蜒曲折的劇情,但它的「酒」較一般的溫情片「醇厚」,關鍵在於本片節奏明快;美術設計、攝影和剪接出色。此外,戲內一眾演員,那怕是配角的阿明(梁拯康 飾)和明嫂(鄧壹齡 飾),他們的演出自然,完全投入了角色,觀眾亦很快也接納他們,當成自己親人一樣。他們彼此簡單的三言兩語,足以觸動觀眾心坎。電影播畢後,本人對林氏一家依依不捨,這是近年經歷密集觀戲後,早已遺忘的美好感覺。
BA2_0221
對《我》的依依不捨,除了角色們,還有景物方面。假如林氏發生在香港,結局或許與電影大有出入! 須知香港早已成為「超級石屎森林」,鄰居之間互不相往,全多終日關門閉戶。比鄰相住數十載,仍未知姓甚名誰者眾! 現今香港小孩須面對沉重的家課、考試和課外活動,早已令他們之間失卻友誼,只存有競爭;香港工時普遍過長,打工族多早出晚歸,跟長輩或子女相見日少,代溝日深。
對香港觀眾而言,看《我來自紐約》除了歡笑與淚水外,還會勾起他們昔日「獅子山下」精神,以及家人融洽相處、鄰居守望相助的逝去情懷。
BigApple_Poster-V2.2
白戶則道
好戲連場 facebook 專頁: http://www.facebook.com/moviekiwi
《全民媒體》

《香港花生》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