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2月10日 星期二

《馬丁路德金 – 夢想之路》與香港佔領行動

假使香港的佔領行動仍然持續,又或是這套《馬丁路德金 – 夢想之路》(Selma) 提早於去年九月尾開畫,此片勢必引起各方哄動。即使佔領行動告一段落,此時看《馬》亦感百般滋味在心頭。
12
本片故事背景發生於60年代,美國各地開始解除種族隔離政策,但阿拉巴馬州州長喬治華萊士未有跟隨。當地的種族歧視問題依然嚴重,黑人小至被褫奪公民投票權,重則被白人仇殺,無日無之地發生。馬丁路德金看不過眼,便決定在當地的塞爾瑪 (Selma) 埋手,發起和平示威遊行。遊行期間,卻遇上州警和縣警毆打示威者,最後激化起成千上萬的民眾,參加這場全國公民抗命行動。
SEL_00305_1423103220
多角度看美國民權運動
對比畢彼特 (Brad Pitt) 監製的同類型前作《被奪走的12年》(12 Years a Slave),《馬》並不再着重主角的個人描寫,轉移談塞爾瑪 (Selma) 遊行的成因、事件被發酵的過程。觀眾可從馬丁路德金、塞爾瑪的地方黑人組織、學生會領袖、美國總統詹森 (Johnson)、白宮幕僚、FBI、等人和組織,以多角度型式了解事件始末。
嚴格來說,《馬》屬於記事多於人物傳記電影。但若以記事片的角度觀之,本片並非臻于至善。跟據歷史記載,遊行共發起了三次,電影只側重談及首兩次失敗的遊行。最後的一次遊行和詹森正式簽署「1965年投票權法案」等事情,則簡略帶過,這可能跟片長所限有關。事件涉及多方參與者,但個別人士在片內的戲份甚少,以致片末編導以文字交代各人的命運時,有些角色對觀眾來說感到陌生。
SEL_03898_1423103222

值得各方人士借鑒
若把馬丁路德金的民權運動,跟佔領行動相比。兩者相類似的地方有不少,例如運動發起人強調以非暴力抗爭手段示威;運動因警民衝突,令行動升級;州警和縣警只聽命於上級指示,而非依法辦事;當地的學生組織,對馬丁路德金這類「民權偶像」,也有所猜忌和不信任,認為他來塞爾瑪發起民權運動,志在為自己增加政治籌碼及沾上道德光環;馬丁路德金善於利用傳媒和當地學生組織,在運動發生時,更與美國總統詹森聯絡,跟其討價還價。
談及此事跟香港佔領行動的大不同處:美國總統是民選領袖,為了連任,就得注重民意;當地傳媒沒有被河蟹,即使記者為白人,面對大事大非,亦會堅守職業操守,不偏不倚去報導事件,讓全國人民享有知情權;馬丁路德金作為政治領袖,他的底線是敢於付出性命,不為金錢權利所收買。雖然《馬》是描寫1960年美國發生的民權運動,但此事卻跟五十年後的香港佔領行動,有不少遙相呼應的地方,很值得各方人士觀看和借鑒。
白戶則道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