鮮浪潮 見証我城變幻
「鮮浪潮2014-國際短片展」
台灣青春片大導訪港 與新進導演交流 併發瑰麗火花
(2014年11月12日)香港藝術發展局(藝發局)主辦之「鮮浪潮 2014-國際短片展」將於2014年12月5日至19日期間舉行。為期 15天的短片展將會放映32場共64齣短片,包括37 齣本地學生組及公開組的競賽作品,以及21齣海外精選短片作品(來自國際影視院校聯會 CILECT精選短片、中國杭州亞洲青年影展和德國奧伯豪森國際短片電影節)。相比往屆,今年加入更多新節目,內容更加豐富,包括第十四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香港展覽優秀作品選,及參展多倫多國際電影節的短片《三輪車伕》。
本屆「鮮浪潮」邀得台灣知名導演易智言訪港,並以他的最新作品《行動代號:孫中山》 為開幕電影。五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年輕導演應邀出席短片展,與本地青年電影創作人交流及與觀眾會面。放映將假百老匯電影中心舉行,門票於今日 (11月10日)起公開發售。為進一步推廣本地電影,今年票價大降至$ 45。
香港藝術發展局今日假香港藝術中心Agnes b.電影院舉辦「鮮浪潮2014-國際短片展」試映會,並公佈今年「鮮浪潮 2014-國際短片展」節目詳情,一眾參賽導演均有出席。會上傳媒及影評人率先欣賞由上屆「鮮浪潮大獎」得獎者嚴尚民執導、並由佳能香港贊助的新作《獨家報導》,《獨家報導》的正式版本亦將於短片展期間正式與香港觀眾見面。
香港藝術發展局於2005年舉辦「鮮浪潮短片競賽」,旨在發掘具潛質的年 輕電影創作人,為他們提供學習、創作及展示作品的平台,過程中他們更獲得資深電影人指導,提昇他們的電影藝術造詣。 計劃於 2010年正式加入「國際短片展」部分,引入海外短片與導演訪港, 提供更多觀摩交流的機會。時至今日,「鮮浪潮」已成為本地年青電影藝術創作人的年度盛事,報名人數逐年遞增,作品質素不斷提升,不少更得到海內外比賽和影展垂青。
香港藝術發展局於2005年舉辦「鮮浪潮短片競賽」,旨在發掘具
本地新進導演作品 本土創作精彩紛陳
「鮮浪潮2014」共有37齣本地競賽短片,分為「學生組」和「公開組」。每位參賽者均獲提供五萬元資助,在六個月內拍成一齣不超過 30分鐘的短片。大會為每隊參賽者安排一位資深的電影業人士作為指導師,幫助參賽者將提昇創作能力和拍攝技巧,傳授實戰經驗。本屆指導師包括:邱禮濤、張玉梅、張婉婷、陳慶嘉、游乃海、陳木勝、陳果、馮慶強、劉國昌、蔡甘銓、黎子儉、應亮、羅啟銳及曾翠珊。
37齣參賽作品經過複選,並進入決賽。複選由香港資深影評人郭梓褀先生、 郭臻先生和陳上城先生擔任評審。進入決賽作品,將會由總評審團選出每個組別的「最佳電影」、「最佳劇本」、「最佳攝影」以及「最佳創意」等四個獎項,最後將會從所有決賽作品中,選出最高榮譽的「鮮浪潮大獎」。 總評審團包括 香港知名編劇及美術指導黃仁逵先生、台灣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電影與新媒體學院李道明教授 及美國翠貝卡電影節總監Geoffrey Gilmore 先生,得獎名單將於國際短片展閉幕暨頒獎典禮上(12 月19日)揭盅。
台灣導演易智言作品揭幕 海外年青導演優秀作品饗影迷
「鮮浪潮2014-國際短片展」開幕典禮將於12月5日假百老匯電影中心舉行,邀得 台灣知名導演易智言親臨主禮。易智言擅長以成長的酸甜苦辣作主題, 2002年一齣《藍色大門》,一舉捧紅了桂綸鎂及陳柏霖,亦開創了別樹一格的青春片格局。今屆 「鮮浪潮」的開幕電影《行動代號:孫中山》中對年輕人的描寫,亦相當出色。易智言亦會同時出席 12月6日的「與大師交流-易智言」活動,與本地新進電影人分享創作和拍攝歷程。
另外,本屆「鮮浪潮」選映了21齣海外青年導演的優秀作品,分別來自國際電影電視院校聯合會( CILECT)、中國杭州亞洲青年影展及德國奧伯豪森國際短片電影節。其中五位導演更應邀訪港,包括: 《時空旅人斷了氣》導演Johann Dulat (法國)、《聖戰天問》導演Nima Mohaghegh(荷蘭)、《流氓之小流氓》導演馬翔(中國)、《沙灘上的冰淇淋》 導演Kai Maria Steinkühler(德國)及《三輪車伕》導演Maxim Bessmertny(澳門)。五位導演將會出席12月18日的「國際青年導演訪港電影文化交流」,與 本地參賽導演交流心得及於其短片放映後與觀眾座談。
37齣參賽短片 緊貼香港時代脈搏
「鮮浪潮2014-國際短片展」一連十五天公映64齣本地及海外原創短片作品。 37齣本地作品,關注香港社會大事、道出本土情懷,更有青少年成長心事、天馬行空想像創作。
主題 | 參賽短片 | 片源 | 作品簡介 |
社會議題
遊行、抗爭、東北發展、新移民、怪獸家長……
| 作為雨水:表象及意志 | 公開組 | 神秘組織疑似暗中控制天氣, |
吶喊 | 公開組 | 神秘病毒透過談話擴散,導演以黑白呈現絕望中的吶喊, | |
和理非非 | 學生組 | 中學生參與社運遭處分,觸發同學抗議聲援。老師目睹一切, | |
麟峰寺 | 學生組 | 新界東北發展,老村民記憶力日漸退化,仍謹記不遷不拆。 | |
安樂窩 | 學生組 | 同辛村受「力場」保護,為香港最安全的地方。 | |
飲食法西斯 | 公開組 | 既諷刺大眾對口腹之慾的沉迷及對名人的盲目崇拜, | |
仇 | 公開組 | 生活迫人,怨氣、仇恨一觸即發。茶餐廳東主跟年輕伙記, | |
港漂 | 學生組 | 少女跨境來港念書,隱瞞「單非」身份,老師安排她參加辯論賽, | |
這裡,一切還好 | 公開組 | 怪獸家長們不惜一切,催谷子女但求跟大隊,只嘆可憐天下父母心。 | |
樓上樓下 | 學生組 | 港漂抵港第三天,就發現男性屍體,疑神疑鬼, | |
本土演員
老戲骨錢小豪、郭鋒、劉玉翠……
| 川流 | 公開組 | 執行家法的中年紋身師,過氣中年拳手,經歷人生樽頸苦無出路。《 |
拾心碎的荒 | 公開組 |
一首巴哈《郭德堡變奏曲》勾起過氣女星丟失愛兒的痛楚,
梁祖堯、卓韻芝,銀幕激出燦爛火花。
| |
寂靜無光的地方 | 公開組 |
寫實作品,揭露學校陰暗,深度刻劃特殊學童的困境。
劉玉翠演特殊學童家長,真情流露。
| |
神棍 | 公開組 |
神棍文俊從獄中獲釋,非但沒有痛改前非,反而化身道士呃神騙鬼,
老戲骨郭鋒奸在細節,示範何謂終極神棍。
| |
(另有綠葉王梁健平主演《三輪車伕》、艾威主演《獨家報導》、 | |||
本地情懷
| 他們的海 | 公開組 | 導演作為漁民子弟,刻劃有血有肉、獅子山下的漁民故事。 |
初見 | 公開組 | 一個舊行李箱,一個消失中的舊社區,一個無力而孤獨的靈魂。 | |
The True Colour of Emptiness | 公開組 | 三十多歲的阿陶從台灣回到兒時生活過的香港, | |
瑪蓮箂的凝視 | 公開組 | 保安員每日「巡更正常」, | |
星星太陽月亮 | 公開組 | 1998年時空轉移來到2013的兩個小學生, | |
年少輕狂 | 少年阿郎 | 公開組 | 少年無前途無將來,無法自拔走上不歸路。 |
溺愛有害 | 學生組 | 校園欺凌、愛情背叛,仇恨的種子其實早已埋下。 | |
迷路 | 學生組 | 十五歲少年遇上九歲女孩,在山上兜兜轉轉,試圖找尋人生的出路。 | |
一首渡洋的歌 | 公開組 | 泳隊隊長意外遇溺身亡, | |
快樂到死 | 學生組 | 舞林高手(?or it’s just a name)拍下輕狂歲月,遇上警察掃場, | |
不近人情 | 公開組 | 同住潦倒少年前無現金後有加租, | |
尋找“Totoru” | 學生組 | 三個青梅竹馬的年輕人,因為「宮崎先生」的畫作, | |
香土黃色瘋情畫
| 公開組 | 對於偏執的毛仔來說,黃色讓他作嘔。 | |
牆後的他 | 學生組 | 少女租住唐樓,單位,隔壁住著個劇場演員, | |
創作自主 | 冇鬼故事 | 學生組 | 香港電影打入內地市場,拍鬼片不能有鬼。 |
兩性/家庭 | 未婚結界 | 公開組 | 怪異空間裡,女孩要離開就要結婚。港式「沒女」面對婚姻魔咒, |
人生苦旅 | 學生組 | 父兼母職照顧女兒起居,心力交瘁的他完全不懂女兒心事, | |
科幻 | Trial and Error | 公開組 | 自殺程式H237欲離開反覆自殺的絕望世界,被執行員迫入死巷。 |
失聯 | 學生組 | 在未來,失去眼鏡,等同失去身分及存於雲端的記憶。他登上204 | |
嗜血戀人 | 公開組 | 烈火青春過後上演愛殺,捕獵下一個愛得轟烈的受害者。 | |
愛情 | 陌生人 | 公開組 | 兩個陌生的靈魂,不用言語,不問因由, |
親愛的,我們的銀河是什麼? | 學生組 | 三個年輕男女,在盛夏聽到了來自星空的迴響。 | |
玻璃城 | 學生組 | 女人在未婚夫死後,情緒崩潰,終日活在幻想之中。 |
27齣觀摩作品 百花齊放:奧斯卡最佳外語短片、香港綠葉王揚威海外作品
今年選映多齣海外短片,更有五位導演訪港,帶來其精彩作品,包括同由奧斯卡主辦的「學生奧斯卡」最佳外語片,另外入選多倫多國際電影節,亦令香港綠葉王電視藝員梁健平躍登國際。
海外電影節/機構 | 短片 | 作品簡介 |
德國奧伯豪森國際短片電影節 | 沙灘上的冰淇淋 | 好兄弟為爭營業額而互相鬥法,德國式黑色幽默演繹空間競爭理論。 |
國際影視院校聯會CILECT | 聖戰天問 | 戰士看到兒子加入少年軍團,挑戰自己根深柢固的戰鬥信念。 |
國際影視院校聯會CILECT | 時空旅人斷了氣 | 少年穿越時空縱情酒色,停用超能力即遇上真命天女, |
中國杭州亞洲青年影展 | 流氓之小流氓 | 10歲小流氓追求30歲女老師,理所當然被拒諸門外, |
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| 三輪車伕 | 以澳門三輪車伕的一夜奇遇,側寫現實社會之貧富懸殊。 |
今年「鮮浪潮」首度加入本地觀摩作品節目,由香港年青導演執導,
類別 | 片名 | 導演 | 作品簡介 |
上屆鮮浪潮大獎得主作品 | 獨家報導 | 嚴尚民 | 真人真事改編,當新聞編採不再獨立,記者還有什麼可以堅持? |
第十四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香港展覽優秀作品 | 安居 | 吳浩然 | 香港墳場無處不在,偏偏龕位卻仍舊短缺。 |
新填地翻牆 | 詹可達 | 以牆作隱喻,大談人與人的界線:牆建在哪裡正正代表邊界在哪裡, | |
延長線 | 黃肇邦 | 當基建急速發展,人與人的交往漸見頻繁, | |
青春 | 麥曦茵 | 早過了青春期的鰥夫寡婦,在這傳說中充滿希望的地域, |
另本屆其他海外作品如下:
海外電影節/機構 | 短片 | 作品簡介 |
中國杭州亞洲青年影展 | 一九九九 | 1999年之夏,13歲的未熟少女遇上與隔壁女人偷情的輕浮小夥 |
國際影視院校聯會CILECT精選短片 | 血色污點 | 動物的悲鳴、小孩的哭音、空曠的槍聲, |
今天應該(不)高興 | 百歲鄉村老婦在母慈子孝的背後,積雪一樣的問題隨時塌下。 | |
邊境運屍大冒險 | 兩個德國巡警一老一嫩,在球賽及處理屍體中作人生決擇。 | |
路往何方
|
異國女青年與輪椅上的失智老婆婆,一老一嫩交換身份,
| |
異想餐廳 | MV般的三分鐘短片,在虛實之間,帶領觀眾於書裡尋他鄉。 | |
蟋蟀芯片 | 未來世界,完美生活唾手可得,然總有一天規律崩壞瓦解。 | |
安樂死不死? | 不能從生命讀取意義的年輕人與自決人生最後直路的老病人, | |
一對鞋子 | 六分鐘內兩個孩子無聲交流,導演轉化聖雄甘地的著名軼事。 | |
潮起潮伏
| 巴西男子Rodrigo即使耳不能聽,音樂細胞仍是天生躍動。 | |
海鷗 | 一對舞台劇演員情侶,在如夢似幻的劇場內外, | |
女演員 |
曾經風光的女演員踏入暮年,終於等到重返大銀幕的機會。
本片獲第 41屆學生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銀獎。
| |
靠窗的病床 | 兩個病入膏肓的青年同住一間病房,一起渡過身體衰敗的最後日子。 | |
邊青爸爸 |
十九歲的父親帶著半歲大的兒子瞎混、打架和找工作。
男主角囊括多項德國獨立影展最佳演員獎。
| |
難為了父親 | 荒涼的高加索平原與老人剛毅的臉,交織出雞蛋被高牆壓碎的悲歌。 | |
17歲的告解 | 17歲少年有女不泡去偷戀中佬牧師。在青春獨有的迷惘、 | |
午夜護航 | 司機負責駕車護送應召女郎到嫖客手上,鐵漢的柔情在公路上發酵, |
節目放映時間及映後交流活動,詳情請參閱大會宣傳刊物。
「鮮浪潮2014–國際短片展」節目巡禮
日期 | 節目 | 地點 |
12月5日 – 12月19日 |
「鮮浪潮2014-國際短片展」
開幕電影:易智言《行動代號:孫中山》及64齣參展作品,包括3
*門票11月10日起公開發售
| 百老匯電影中心 |
12月6日 |
與大師交流-易智言
| 百老匯電影中心 |
12月18日
|
年輕導演電影文化交流
5位海外得獎短片導演將和本地參賽導演互相交流創作心得,
| 香港藝術發展局 |
票務查詢熱線: 2388 0002(百老匯院線)
節目查詢熱線: 2827 8786(香港藝術發展局,上午9時至晚上6時)
高清影展海報下載:http://goo.gl/FR5Pn1
高清劇照下載: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