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1月24日 星期二

《愛的成人式》別致的推理愛情劇

改編自同名小說的推理愛情喜劇《愛的成人式》 (イニシエーション・ラブ / Initiation Love),起首時已再三提示觀眾不要對外劇透。本人亦無作此打算,但大家只要見過本片的宣傳海報,便會發現男主角鈴木夕樹 (松田翔太 飾的眼神過於梁烈唯,他在片內屬忠或奸角,未免過於顯而易見!
至於官方指出本片最後5分鐘「能逆轉乾坤、顛覆整個故事」的結局,確實令觀眾嘆為觀止。愛尋根究柢的朋友,《愛》能誘使他們再看一次,讓他們自行梳理戲中細節,尋找箇中真相。
佈局精妙 舊日情濃
IL poster_1021_2
在撇下故事佈局精妙這部份,《愛》也有不少地方,值得觀眾回味。它跟台灣電影《我的少女時代》有幾分相像,也易於觸動成年觀眾的舊日情懷。故事背景發生在八十年代末期,正值日本經濟騰飛,物質生活充裕的黃金歲月。當時的社會政治氣氛,也沒有現今濃厚。年輕人的思想也較單純,生活面對的主要問題,就只有事業與愛情。
故事內男主角鈴木夕樹 (松田翔太 飾) 就讀大學四年級,校內成績優秀,畢業後順理成章加入頂大企業,前途無限,但他不善與異性交往,屬為典型的「御宅族。在一次交友場合上,他結識了意態娉婷的成岡。二人一見如故,輾轉成為戀人。
158025_1
在現今「先談錢,重外表,再談心」的世代,眼見鈴木事業與愛情先後兼得,觀眾自然由衷替他高興和送上祝福,這或許是對現今戀愛價值觀的一種「條件反射」, 更會對現今「唯物愛情觀」感到惋懣 !
資料搜集豐富
論本片最別致處,要數劇組鉅細無遺的資料搜集。他們把不少八十年代的事物嵌進了《愛》的每一角落,對不少年輕觀眾來說,絕對非常新穎有趣事物:現今智能手機普及,通訊亦很方便。但在八十年代,「大哥大」等個人手機屬奢侈品,不少中下階層的人便得透固網電話通話;在外時,公眾電話亭便成了主要的通訊工具;電腦試算表不是在視窗,而是在DOS上運行;從戲中的私家汽車、衣著打扮、卡式錄音帶、公眾電話亭儲值卡、以至鈴木家中的書本和任天堂「紅白機」設備等。以上種種,也屬成年觀眾的集體回憶。
1440515170JaH_1
重拾日本愛情劇熱潮
《愛》雖是一推理劇,導演提幸彥卻力求故事簡潔易明,並着重戲方各方面的細節。不只在資料搜集方面,在鏡頭運用上也力求精要。例如簡單的一兩個大頭特寫,便能完全反映角色的內心感受。有些鏡頭在背景音樂襯托下,更令人勾起昔日木村拓哉和松隆子本的《戀愛世紀》、《悠長假期》等日本經典愛情劇熱潮。本片的幽默和笑點處處。在處理衝突場面,也能維持簡潔而充滿爆炸力。
《愛》在本質上,已是一套不俗的愛情喜劇,在加入推理和懷舊元素後,即把本片昇華至別具特色的電影,帶給觀眾新鮮有趣體驗,亦令觀眾重新注視堤幸彥這位資深導演。故事完結後,會有日本八十年代年輕人潮物重溫,觀眾萬勿錯過。
白戶則道
好戲連場 facebook 專頁: http://www.facebook.com/moviekiwi

原文連結:
謎米香港

全民媒體

《風雲耆英會》黑道「阿Q精神」

相信過多一段日子,「黑幫」一詞將會列入「世界文化遺產」誠如日本著名黑道「山口組」,其聲威也逐年銳減;加上組織成員人口老化,它的支派或盟友,不是解散,就是「洗心革面」撈正行。就此現象,日本資深導演北野武,以藝名「Beat Takeshi」撰寫了《山口組名球會》短篇故事,將之改編成為他的新作《風雲耆英會》(龍三と七人の子分たち。北野武也在該片粉墨登場,客串老差骨一角。
健康的黑幫片
若要把《風》跟北野武《全員惡人》等商業黑幫大片比較,兩者落差未免太大 !《風》看不見北野武的獨有暴力美學和格調,就連電視劇也容許出現的暴力鏡頭也欠奉。在《風》中,大多數的暴力場面,只是象徵式交代,比起看《海賊王》、《銀魂》、《龍珠》等動漫更為益智健康。 若非香港電檢處抱殘守缺,《風》大可定性為 I 級電影。
Decadencia_DVD_box 紫2
一套適合大人和細路觀看、沒有殘虐或暴力的黑幫電影,究竟吸引力何在? 若純以普通喜劇的角度來看《風》,一群熱血殘存的退休老人、對傳統黑幫俠義精神的熱忱,不斷跟那些財雄勢大,唯利是圖而不擇手段的新生代黑幫宣戰。他們的黑道「阿Q精神」,正是《風》的賣點。戲中少黑色幽默位,就是從阿Q的「精神勝利法」衍生。
若將之和時下計算精準的笑片比較,《風》卻傾向悠然,敘事步伐如耆英走路般踉蹌。有些支節劇情屬意料之內。如此形容它絕非貶意! 換另一角度想,人到暮年,有些人為了不必要執着而鬱鬱而終,看着主角龍三和他們的友好兄弟,難得糊塗,隨心所欲,真正做到「行公義、好憐憫、存謙卑的心、與神同行。」的境界,非常羨煞旁人,亦真正切合現今混沌的社會風氣。
Sub05_RYU_5248
本片的笑位,雖然有些反智反駁,但有些卻是神來之筆,例如尾段「神風敢死隊」的笑點,似是就日本對美國「敢怒不敢言」的自嘲;尾段極致的黑色幽默高潮位,場面簡單但令人捧腹大笑。
重友誼 向演員致敬
綜觀《風》的八位骨幹耆英成員: 1976年《感官世界》的藤龍也、1971年《柔道一直線》的中尾杉、2003年《盲俠座頭市》的樋浦勉,1982年《爆裂都市》的吉澤健等。全都曾經在演藝界獨當一面,如今也如山口組風光不再。看北野武拍《風》的真正目的,主要提倡友情、懷舊和向片中演員致敬,大於彰顯或嘲諷黑道精神。性質近似史泰龍、李連杰、布斯韋利士、阿諾舒華辛力加的《轟天猛將》,或是米高·德格拉斯、羅拔·迪尼路、摩根·費曼的《老爆伴郎團》(Last Vegas) 等作品。
Sub02_RYU_0867
在此重申:忘記北野武《全員惡人》等商業大片,以懷舊、重友誼、向老演員致敬的心態看《風雲耆英會》,會倍覺趣味和賞心樂事。
白戶則道
好戲連場 facebook 專頁: http://www.facebook.com/moviekiwi

原文連結:
全民媒體

香港花生

2015年11月5日 星期四

《初戀有病》同病相愛

對於那些患有「社交焦慮」症,終日沉迷單一嗜好的人,大眾普遍以「宅男」或「宅女」等貶義詞彙來標籤他們。但「宅」本無罪 ! 大部份「御宅族」多以「人不犯我,我不犯人;人若犯我,禮讓三分。」待人,總比那些利慾薰心,害人利己的權貴更高尚 !

電影《初戀有病》(Me and Earl and the dying girl) 改編自同名小說。主角Greg正是一名「電影宅」。他也是一名高中生,來年便升讀大學。但他為人孤僻,不合群。他不熱衷校園生活,一直在校內保持低調,深怕開罪別人,平日只與鄰居好友Earl一起,一同上網,一同拍攝微電影自娛。後來他結識了一名樂天知命、但患有絕症的Rachel。Greg的心扉,漸漸被她打開。
《初》的故事大綱,近似年亞洲冒起的愛情電影故事相似。故事上半段幽默風趣,到了下半段筆鋒一轉,變得悲愴、慘絕人寰,令觀眾痛徹心腑。這類高低潮起伏差距甚大的愛情片,初出現之際確能帶給觀眾新鮮感和驚喜。但近年被不少電影公司「量產化」後,觀眾對此生厭,感到了無新意。
錯摸笑位不絕
《初》的編劇就以嶄新方式撰寫這齣愛情故事。本片起初帶少少cult,有點超現實,及後電影經過數次風格轉向,愈見寫實和賺人熱淚。故事起首介紹Greg的背景,觀眾看他在校園內獨來獨往、鮮與人交談,確是個毫不顯眼的男孩。與此同時,導演加入了Greg的傍白,由Greg闡述他對身邊事物的看法。Greg的見解多為歪理及自圓其說,但細味下卻感受到他的幽默,以及其獨有電影和「御宅族」的世界觀,令人會心微笑。漸漸觀眾對Greg產生了好感,拋開對「御宅族」的偏見。
Rachel本屬《初》的悲劇人物,但編導未有就她身患絕症這一點,作出大肆渲染。起初Greg對Rachel更無憐憫之心,二人就此鬧出不少錯摸笑位。期間,編導又不時借用Greg,嘲弄多套經典荷里活電影和相關製作人。電影如此「開局」,確令觀眾開心滿載!


《初》的風格初次轉向,始於他們成為密友後。Rachel的病情變得反覆。故事焦點轉為Greg的前途問題上。他的不合群的性格,無論對他升學或投身社會,將成一大障礙。Greg身邊的好友、同學和老師早就發現這個一點,只是苦無方法向他勸告。
破格感動
結果Rachel成為了Greg主要的「人生導師」。她本是一位孤獨的年輕藝術家。患病期間,意志也不是十分堅定,曾一度放棄化療。她與Greg各自身心有所缺失,二人同病相憐而相愛。加上Earl和校內歷史科老師的從傍提點,Greg亦慢慢正視自己的性格問題。這部份編導把這部份拍得勵志動人,也不失幽默。

到故事尾聲,本片再作第三度轉向。這部分少不免帶點傷感,屬觀眾預期。但其感動位和啟發性之多,則為意料之外。其中最令本人感觸的,就是「當一切已成過去,才知道真相,又苦無機會再作補償。」結尾編導從鋪排、配樂和取鏡也花盡了心思,為本片帶來高潮,令大部份觀眾眼角泫然。《初戀有病》破格創新、屬笑中有淚的愛情片。能在本屆辛丹斯電影節中連奪「專業評審大獎」和「最受觀眾歡迎獎」兩項大獎,的確實至名歸。
750x1083_movie13141postersme_and_earl_and_the_dying_girl-hk
白戶則道
好戲連場 facebook 專頁: http://www.facebook.com/moviekiwi

《哪一天我們會飛》愛與夢翱翔

《哪一天我們會飛》愛與夢翱翔
談到青春校園片,近年已由台灣手執牛耳。像《我的少女時代》、《那些年,我們一起追的女孩》等台灣電影,來港上映後席捲票房,風頭一時無兩。但這個「一人獨大」的局面,可望由香港本土電影《哪一天我們會飛》所打破 !
故事由余鳳芝 (楊千嬅 飾) 和彭盛華 (林海峰 飾) 這對青梅竹馬的夫妻說起。他們屬香港典型的中產一族,二人識於微時並結婚多年,但雙方終日為公事忙碌,感情平淡如水。在一次中學舊友聯誼會上,余鳳芝憶起中學好友蘇博文,但他早己音信杳然。故此,她決定抽空重返母校,尋找蘇博文下落。
夢想與現實的妥協
本片的故事架構、人物設定和選角,均是上乘。電影起首把少女時代和現今的余鳳芝,分為兩個段落作雙線發展。少女時代的余鳳芝,是個青春可人兒。她生性樂天、臉上總掛着笑容。如一般少男少女一樣,她愛與知己相伴,談談情,說說愛,對未來抱有夢想,給人甜蜜和溫暖的感覺。但現今的余鳳芝,卻早已被忙碌枯燥的駕馭了人生。她更因夫婦之間感情問題,變得鬱鬱寡歡,愁眉蹙額,給人凄迷、我見猶憐的感覺。
編導把余鳳芝這個人物,利用時光將之分割,得出兩個性格質截然的角色和段落,再將之糅合起來,令她成為一面鏡子,倒映着觀眾的過去,勾起大家求學時期的總總點滴,以及投身社會前後的心路變化。
IMG_8583_1443093705
人生路上,我們有多少個知己良朋,能伴隨大家走到終老? 他們當中,不少好友或因移民,或因長期在國外工作,從此疏於聯絡;有些則曾與你譴綣星光下,或是狂歡暢飲至通宵達旦。如今各自為了事業或家庭,只能相隔數載才能重聚。蘇博文這角色便刺中不少觀眾死穴 ! 勾起觀眾對昔日知己良朋的思念之情。
談到她的丈夫彭盛華,他年少時為人風趣幽默,擁有藝術天分,帶給身邊朋友無窮快樂。但他投身社會後,也得看現實妥協。在「顧客永遠是對的」的魔咒下,他的藝術天分被埋沒。為了討好顧客,他經常要笑臉迎人,向顧客曲辭諂媚。他昔日為人風趣幽默的性格,轉化為取悅顧客的手法,他的遭遇,無不令觀眾身同感受。
5D3_9905_1443093698
製作水準超越中外電影
《哪》的幕後班底為《狂舞派》的黃修平和陳心遙,並加入了泰迪羅賓,與陳心遙聯合監製。本片跟《狂》的中心思想一脈相承,編導借余鳳芝與她好友的遭與,反映夢想與現實常存在落差,但我們無須為此而忘卻初衷,背棄夢想。但《哪》的一切,包括故事、演員、攝影、美指、配樂等,全都屬高水準,水準之高,不只超越了《狂舞派》、超越了華語電影,更遠超不少歐美電影。
本片演員由楊千嬅、林海峰、游學修、蘇麗珊、吳肇軒主演。林海峰一向給人風趣幽默的形象,在本片中,他在笑位拿捏上見準繩;在處理與楊千嬅多場情感衝突的對手戲時,也能做到慍而怒,表現沉實不過火。戲內不少新晉演員,從游學修、蘇麗珊、吳肇軒,到客串性質的何故,演來亦見恰到好處,有板有眼。他們的表現,包括戲內得意有趣的鸚鵡,全都給觀眾帶來驚喜。其中飾演楊千嬅「少女版」的蘇麗珊,更憑本片獲得金馬獎最佳新演員提名。看過本片的觀眾,定必對她獲得提名而感到心悅誠服。
本片的攝影和美指方面也見心思。每一個鏡頭,從取鏡角度以至色澤光暗調配上,全都做到一絲不苟。電影中的校學在九龍華仁書院實地取景,攝影師成功把該校蘊涵的書卷味、學生自由自地坐於青葱草地聊天等意境,完全捕捉;在處理本片主旨「飛」的題材,談到理想與夢想時、本片不乏藍天白雲青草地的美景,全都如詩如畫般美,成功帶出愛與夢在廣闊的天空下,自由自在翱翔的意念帶出。觀眾看畢本片後,定必有重返母校、緬懷過去,重新拾人生應抱有夢想的衝動 !
港人引以為傲的電影
000T7FC6533131E65070C0j
《哪》沒有參照一般青春校園片的既定公式,例如以大量庸俗有味對白及情節、大灑鹽花來取悅觀眾。編導捨易取難,改以紮實、具深度的故事內容,來博取觀眾對本片的認同感和愛戴。本片實屬雅俗共賞的作品,觀眾可自由選擇以普通的青春校園片的角度去看,又或是從香港本土情懷、集體回憶、人生哲理等角度去欣賞、去思考本片的核心價值。它更間接提醒本地為官的教育界朋友,現今香港中學生最欠缺、最需要的,是要抱有夢想,而非TSA等無謂而繁瑣的考試或測驗。個人認為,《哪一天我們會飛》是本年度三大必看的中外電影,能令港人引以為傲的百分百香港電影。
白戶則道
好戲連場 facebook 專頁: http://www.facebook.com/moviekiwi